驻马店非遗文化再添辉煌:罗卷戏、西平大铜器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

驻马店新闻网 阅读:8 2025-08-21 01:19:30 评论:0

近日,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来喜讯,驻马店市新增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其中罗卷戏、西平大铜器两项入选,为驻马店市的文化底蕴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南部,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近年来,该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此次新增的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,充分展示了驻马店市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域特色。

首先,罗卷戏是驻马店市的一项传统戏曲艺术,起源于明末清初,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。罗卷戏以独特的唱腔、精湛的表演和丰富的剧目而著称,被誉为“中原戏曲活化石”。此次罗卷戏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,不仅是对其艺术价值的肯定,更是对其传承和发展的有力推动。

罗卷戏的唱腔独特,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,其音乐旋律优美动听,唱词内容丰富,既有历史故事,又有民间传说。罗卷戏的表演形式多样,包括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等角色,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艺,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。此外,罗卷戏的剧目众多,如《白蛇传》、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等,深受广大观众喜爱。

其次,西平大铜器是驻马店市西平县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,起源于唐代,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。西平大铜器以铜为原料,采用传统工艺 *** 而成,主要用于民间祭祀、庆典等场合。此次西平大铜器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,标志着其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。

西平大铜器造型独特,工艺精湛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。其 *** 过程复杂,包括选材、熔炼、铸造、雕刻等多个环节。在 *** 过程中,工匠们充分发挥了智慧,将铜器的形状、图案、纹饰等设计得十分精美。西平大铜器不仅具有观赏价值,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,是民间祭祀、庆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道具。

此次驻马店市新增的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,不仅是对驻马店市文化底蕴的肯定,更是对其传承和发展的有力推动。近年来,驻马店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,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、加强传承人培养、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,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。

未来,驻马店市将继续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,加强保护工作,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同时,驻马店市也将以此次新增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为契机,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推动文化产业发展,为建设文化强市贡献力量。

总之,驻马店市新增的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——罗卷戏、西平大铜器,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一重要成果。这些项目的入选,不仅为驻马店市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新的亮点,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树立了新的标杆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驻马店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驻马店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