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首创“田长制”:2.6万名田长守护千万亩耕地红线

驻马店新闻网 阅读:4 2025-07-14 19:19:28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在耕地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而“田长制”作为一项全国首创的创新举措,更是为守护耕地红线提供了有力保障。据统计,目前全国已有2.6万名田长投身于耕地保护事业,共同守护着千万亩耕地,确保国家粮食安全。

“田长制”是指由地方 *** 任命田长,负责辖区内耕地的保护、管理和利用。这一制度的实施,旨在强化耕地保护责任,提高耕地质量,确保粮食生产安全。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,田长制在我国尚属首创,其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。

首先,“田长制”有助于明确耕地保护责任。在田长制的框架下,各级 *** 将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具体田长,确保耕地保护工作有人抓、有人管。田长作为耕地保护的之一责任人,必须对辖区内耕地情况进行全面掌握,及时发现和解决耕地保护问题,确保耕地数量、质量、生态“三位一体”协调发展。

其次,“田长制”有助于提高耕地质量。田长在履行职责过程中,将加强对耕地质量的监管,推动耕地改良、土壤修复等工作,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。此外,田长制还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,提高耕地利用率,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
再次,“田长制”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。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,保障耕地安全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。通过田长制,我国可以有效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和“非粮化”现象,确保耕地数量稳定,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保障。

自“田长制”实施以来,全国2.6万名田长在耕地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他们深入田间地头,巡查耕地状况,发现问题及时上报,确保耕地红线不被触碰。同时,田长们还积极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教育,提高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,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氛围。

当然,在实施“田长制”的过程中,也面临着一些挑战。如田长数量不足、工作压力大、监管手段有待完善等问题。针对这些问题,有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,优化田长队伍结构,提高田长待遇,加强监管力度,确保“田长制”取得实效。

总之,全国首创的“田长制”为我国耕地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2.6万名田长的共同努力下,千万亩耕地红线得到了有效守护。展望未来,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“田长制”的引领下,我国耕地保护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,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驻马店新闻网